【明報專訊】陪伴全家幾十年味道,隨著年華老去,如今難再拿起菜刀、鑊鏟,剩下只有伴隨食物味道的回憶。40多位走過二次大戰、日治時期及六七暴動的公公婆婆,把他們昔日的下廚心得,結集成《老爹媽思廚》,50多款家鄉佳餚美膳的「私房菜譜」,部分連聽也未必聽過,看上去用料簡單平凡,但每道菜背後卻有一段不平凡的故事,將歷史之味繼續承傳下去。 五更飯:妾侍做給丈夫的早飯 「幸福的女人應當不用入廚!」提起「五更飯」,回憶起每晚半夜便要起床,在廚房一直煮飯到清晨,83歲的李澗眼裏閃出淚光。16歲被揹入夫家當妾侍,就像做工人一樣被使喚,每逢入冬,每天得要四更(即凌晨1時至3時)起床燒柴用炭爐煮飯,五更(即凌晨3時至5時)叫醒丈夫吃「五更飯」,丈夫吃後再睡,她還要預備早飯,煮飯做菜成了每日的工作,60年就如此度過,「嫁畀人做妾侍,好淒涼」。 加了燒酒、薑蓉,再上雞蛋、田雞等,這個順德家鄉煲仔飯,李形容「五更飯」除了好味,吃後更能補身健體,強調「一定要五更食,其他時候食無咁補,功效唔出」!丈夫過世後,她已經沒有再煮「五更飯」,會否擔心這「補品」就此失傳?她認為沒有人煮也不要緊,「現在好少人煮飯啦,而且哪會有人半夜要食飯」? 薯粉製雞腸麵 窮鄉過年「美食」 這個年頭,過年過節沒有大魚大肉,一家人做節總有幾道好餸在飯桌。85歲的劉秀華卻憶起,小時候在福州鄉下捱窮,過節每人一碗「雞腸麵」,大家已吃得樂半天,「經濟困難,家裏沒有錢,有得食已經很好!」 雞腸麵,名不符實,沒有半條雞腸,更談不上有雞肉,只是將番薯粉加雞蛋或鴨蛋煎成薄餅,再切成一條條麵條,捲起來有點像雞腸,「吃下去好滑,好似腸粉,一食就落肚」。她笑說,現在環境好,已經不用再食這些東西,很久沒有煮過,但在家鄉仍有人不時會煮雞腸麵,「吃到便會想起以前捱苦,但是還記得起,也是好事」。 78歲仍煮得一手好菜的李羨有,自創出鮮奶粟米雞湯,家人至今讚不絕口。10歲還是小女孩,幫忙看守粟米田,有一日她拿粟米跟牧牛仔交換牛奶,那從水牛身上剛榨出來的鮮牛奶,暖烘烘,很鮮味,與粟米原來更是絕配。不過,她說以前鄉間粟米和牛奶的味道,就算煮得出,亦難復當日的美味,因為香港沒有鮮榨牛奶,「點買都買不到那份好味」。 走難沒米吃 芝麻糊當飯 芝麻糊現在是飯後糖水,但在走難的日子,沒有米,卻不能沒有它。82歲的黃翠萍,小時候一家人走難到香港,3年零8個月,家中連粥水都沒有,母親從荃灣擔了些花生和芝麻出來賣,她一個小女孩,拿起「擂漿棍」磨半天,才磨出幾碗芝麻糊給家人「當飯食」。 嫁人後,生了4個孩子丈夫便離世,她一日做5份工賺錢,夜晚回家煮飯帶孩子,從不喊苦。捱了40多年,現在仔大孫大,安享晚年,每日去打門球、做義工,不過最記得的食物還是芝麻糊,可惜現在沒有力氣磨芝麻,「現在買一包包即冲就得,一記起以前,吃落便有點苦……不過還是甜,吃下去仍開心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