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明報專訊】師奶的買餸籃是慳家錦囊,內藏抗通脹智慧。隨草根師奶阿萍掃平貨,「深水埗賣的,全港最平」。嘩,瘦肉每斤20元,菜心兩斤7元,魚毛每盤10元,好平啊。但睇真點,肉是凍的,菜葉不夠嫩綠,魚已死。阿萍說,這些平餸近日都無因通脹加價,「好抵,要平就無得揀」。因為窮,所以無得揀,阿萍向大家示範,如何以80元填飽一家五口。 阿萍一家五口月入1萬元,「就靠我老公做廚師,供養我和3個細路」。由於家庭月入少於1.45萬元、沒有房產及以每月3000元租住長沙灣600方呎單位,初步符合申領政府剛公布的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,「如果每月有多600元津貼,買餸可以鬆手些」。 「我雖然窮,但對生活有要求。食物要健康,罐頭、鹹魚都唔會買。」阿萍亦不會講價﹕「你估賣菜婆又好有錢?」她是深水埗買平餸地膽,舖頭邊間平邊間貴她心中有數。 早上9時,我們隨阿萍游走深水埗桂林街與北河街一帶「巡視業務」,她看準目標出擊,首站來到有個大喇叭的肉檔﹕「平平平,新鮮豬肉大特價。」瘦肉每斤20元,比鄰檔平4元,阿萍買後跟記者道﹕「你看,這塊肉凍的,我懷疑過係走私豬肉,但我食過多次都無事,唔怕。」 死魚大陸菜 「食落口差別不大」 下一站買青菜,上樓到市政大廈,阿萍先帶記者到專賣新界菜的檔攤,「菜心每斤10元,太貴唔買」。然後她轉到另一邊,菜心變成7元兩斤,西洋菜每紮3元,「大陸菜,唔夠新界菜鮮嫩,但我覺得食落口差別不大」。 然後是10元一盤死魚,「煲西洋菜湯」。急凍雞翼兩磅26元,「鮮肉無錢食,牛肉、排骨、豬月+展、雞等都買唔起」。菠蘿包5元4個,「全港最平,貴一點的叉燒包都唔捨得買」。 穿梭深水埗街市 騎單車出旺角 掃貨完畢,阿萍的晚餐餐單變成﹕「蒸瘦肉、炒菜心、瑞士汁雞翼、西洋菜魚湯,埋單80元,即每人平均開支16.2元。」 「我甚少去超級市場買食物,日用品要看準減價,平時只會幫襯藥房。」阿萍嗜逛超市,大部分時間都「只看不買」,遇上大特價就會立即電召師奶友好﹕「快來入貨。」 買鮮魚,阿萍會踏單車到旺角,只為節省幾塊,「米、雞蛋、油、生粉,加價很多,但避無可避」。 阿萍是新移民婦女,眼見深水埗的老人黃昏走到菜檔執垃圾堆中的菜,她都心酸﹕「我唔會同阿婆爭,我仲畀得起錢。」阿萍絞盡腦汁運用師奶智慧,慳得一毛得一毛,她拿環保袋勒緊褲頭穿梭深水埗,與中環名店豪擲千金的闊太,是維港兩岸兩幅對照強烈的風景。